Board logo

标题: 三首编曲,三种风格,一种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bravelove    时间: 2006-3-6 11:34     标题: 三首编曲,三种风格,一种印象

曾经听一首歌,多在意其词,深以为所谓"内涵"者在于其中;而于某一年的某个时间之后,开始更在意歌曲本身的曲创作和编曲部分~~~在这印象转变之下,有三首风格炯异的音乐人的作品,被我笼在了一处来论述.

   崔健<最后一枪>,初听此曲,应该在93,94年的样子,在一个午后的时光,一个人在大学宿舍里,耳塞里传来四边连天的排枪声,此起彼浮,有一种庄严,一种肃杀的气象,仿佛是深秋的萧瑟时节...."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刹那间往事涌上我心上;没有泪水,只有悲伤.....哦,最后一枪" 词有些悲壮,有着崔健所特有的直白与冲突的力量感.除了中间的唱词和尾部的合音,整个编曲占去了近五分之四的时间,那肃杀的带有个人觉醒般的情境,听来只有内心的震撼,而丝毫没有冗长的感觉.

   罗大佑<乡愁四韵>,这首作品相对于大佑其它的作品,接触的时间较晚,96年下半年才接触.但我感觉,这首作品加上<鹿巷小镇>,<未来的主人翁>当属大佑的上上之作,乃真正的大师开阔之作.闭了眼睛,聆听此曲,如赏月下梅花,沁人心脾,而又不可近观,悠然而又大气的萦绕回荡,"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那血一样的海棠红...."反复的吟咏,编曲也占去了整体时间的三分之二的比例,在七分多的时间里,完全感受到的是一种古典的人文意境,一种荡气回肠的享受.

   齐秦<寻>,在18年前那张著名的大陆版<狼一>专辑中,这不算是引人注目的作品,其他的比如<自己的沙场>,<狂流>,<昨天的太阳>仿佛更让人回味,至于非常流行的<狼>,<大约在冬季>,<冬雨>,<花祭>等自不用多说什么;而这首作品却鲜明的体现出当年这位年轻的歌者所特有的迷茫追索的痕迹.十七八岁的时候听的时候,在想"什么叫在路上啊?"而且曲子长长地拖下去,而唱词很短:"我一个人,在路上,独自思量.我一个人,在路上,独立彷徨.我一个人,在路上,向往阳光.哦--"在简单的吉他和弦背景下,在齐秦早期音乐标志性的长长尾音里,让听者仿佛看见夕阳下一位身背吉他的歌者独行长吟....

    这三首来自三位音乐人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一共同点,其编曲均占去了整首作品的三分之二或更高的比例.而这种曲明显偏多的作品,但绝非多余的累缀,相反---那是抒发的需要,从而都塑造了各自精彩的意境,也反衬出各自风格的印记.

    于我这个听者,都是喜欢!
作者: ..小迷..    时间: 2006-3-6 18:07

哇哈哈哈。。。。狂顶~~~
作者: 狼的部落    时间: 2006-3-7 20:21


不错不错!!!
顶一个~~~~
作者: 冷月9527    时间: 2006-3-13 20:28

到位!
绝对到位!!
作者: 北溟之鱼    时间: 2006-5-4 20:18

恩恩
其中大佑的那首
吉他是他自己弹的
很够水准
作者: 天边一道虹    时间: 2006-7-12 19:15

楼主分析的三首歌都是我的至爱,说到心里去了!
作者: 爱运动的芒果    时间: 2006-8-21 00:18

都是创作型 歌手  喜欢 !
作者: 填写    时间: 2007-7-3 21:35

很有见的。。顶楼主。。




欢迎光临 齐秦歌友会--中华齐秦歌迷俱乐部 (http://www.chyichin.net/)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