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填写 于 2007-8-10 06:39 发表
浪化兄,你的观点额不敢苟同。音乐作品是一个整体,詞、曲、编曲、乐器、人声构成歌曲。吐詞不清未必就是坏事,人声即是特殊的乐器,这个观点并不算新颖,但很多人会忽略,至于这件乐器所产生的东东,自然是仁者 ...
超级同意,我一直把人声包括吐字当乐器来听的,所以从小就听英语以及其他各种语言的歌,不懂歌词根本不是欣赏歌曲的障碍。汗,中文歌里,大概只有小哥的歌我还比较熟悉歌词。小哥的发音吐字很漂亮当然是好事,不过我也不会因为周动唱不清楚就不喜欢他,他有几首还不错,但大多雷同,红到这样实在莫明其妙。西哈乐成为中国流行乐象征并不奇怪,因为现在全球化盛行,一开始r&b是美国黑人,后来到美国白人,到欧洲、亚洲、、、总之现在就是全世界唱一个调。r&bz还好了,要唱好也不容易,虽然本人不喜欢,hiphop更简单了,大家都来玩绕口令就好了。很无奈的,街头文化就是现在的世界潮流,但你没办法想象让齐秦去玩西哈。但是欧美地区的歌手也好听者也好有一个优势是这边无法企及的,就是他们的消费层次非常丰富,hiphop、青春偶像固然是主流,但是摇滚、5、60岁的歌星、甚至古典乐都有大量市场,你不用担心没有可听的,从业者也不担心没饭吃。在中国不可能发生时至今日Beatles、queen依然是最受英国人欢迎的乐队这种"奇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