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摸摸胸口,青春还在

KTV里的中年人也在放声歌唱,不过不是卢巧音的《好心分手》和陈小春的《我犯贱》,而是《智取威虎山》和《草原情歌》,那是属于他们的青春舞曲。

今天的中国社会好像这样一台电视节目:1960年代以前生人做总制片和审片人,1960年代生人做编导,1970年代生人做主持人,1980年代生人做嘉宾,而观众席上坐着的是没有及时“出人头地”的各个年代生人。

今天的中国人已摆脱了什么年龄该有什么样子的规矩,16岁的成年与60岁的青春并存。光凭年龄与外表,并不足以判断青春的多少和有无。摸摸你的胸口,看青春是否还在?

透支的青春速生速朽

生理上的青春期提前,这是肯定的了。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青春期提前,其直接的行为便是性早熟、时装美容业勃兴、少年作家成批诞生、少女模特群出列以及更多人更早地激情燃尽看破红尘。

孔祥东4岁学弹钢琴,赵胤胤3岁--他们的背后是无数中国家长抱着天才早育的认知对幼儿的催谷。方舟10岁开专栏,文字已讨巧地往下半身走,名气大过了以写作为业的母亲尚爱兰。胡坚、春树、韩寒,以及最新的号称作品版权卖到15万美元的9岁女孩,他们已在挤压30岁以上的人的名利空间了。少女模特和少女演唱组合们,年轻得足以动摇童工保护条例。

没有人在乎“伤仲永”,有的只是不能及早功成名就的焦虑感。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忧伤的不是青春老去,而是声名没有如期到来,他们掰着手指算“亨利·鲁斯24岁创办《时代》周刊、30岁成为美国百万富翁,马克·安德森24岁发明网景浏览器、25岁成为亿万富翁,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

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两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已经老土了,代之以戏言男人的“二十奔腾,三十日立,四十微软,五十松下,六十联想”和戏言女人的“二十新浪,三十搜狐,四十雅虎,五十鲨威,六十网易”。

不久前受“70年代生人”概念启发而起的“六十年代俱乐部”,锋头可能又要让给更年轻的1980年代新一辈了。5年前包装“70年代人”的《芙蓉》杂志,今天又推出“我们生于八十年代”栏目为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作者划出地盘;诗生活网站也特地开辟“80'诗歌论坛”容纳新血。

爱情的速食主义和无爱之性也在透支青春。两厢情愿一夜情,绝少人还做爱情的信徒。打着物质招牌的征婚与应征,男财女貌的理论虽有非议却也盛行--“我把青春卖给你”。

速生的青春如何继续?速朽或是他们的命运。每代人的青春期前赴后继,每代人“各领青春三五年”,青春的锋芒互相挤压,争奇斗妍,从而使各自的青春期都不像年龄那样长,而是急剧缩水。席慕蓉的《青春》尾句是这么写的: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陌生的同龄人千差万别

说实话,我不知道谁是我的同龄人:有人年纪轻轻,却学着巴勃罗·聂鲁达说“我承认,我曾历经沧桑”;有人年纪不小,却在装嫩不肯长大,像《铁皮鼓》里的奥斯卡;豆蔻少年急于以写作立名,他们熟稔张爱玲的说辞“成名要趁早啊”;而第13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30名候选人中,除了26岁的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杨扬,其余29名“青年”无一不在30岁至39岁之间;当中国八成年轻的白领面临亚健康时,52岁的王石已在珠穆朗玛峰顶一览众山小了。

——这是否可以套用一句广告词:二十岁的人,六十岁的青春;六十岁的人,二十岁的青春。

娱乐场所的音乐分贝与顾客的年龄大小成反比:音乐分贝越大,顾客年龄越小。也许人的年纪一大、青春一过,就不适合激情而偏爱抒情了。但也不尽然——KTV里的中年人也在放声歌唱,不过不是卢巧音的《好心分手》和陈小春的《我犯贱》,而是《智取威虎山》和《草原情歌》,那是属于他们的青春舞曲。

我以为一代人总有共同的青春记忆——1960年代生人眼中的切·格瓦拉、罗大佑、王洛宾;1970年代眼中的海子、青春美文、校园民谣、张国荣、金庸;1980年代呢,也许QQ、贱兔、网络游戏、一夜情和TWINS可以算上,对比上几代人更精于化妆美容的时尚男女而言。
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我看到:F4的FANS从少女到师奶全部囊括,辞职旅行的白领比出国留学的高中生走得更有激情,满街的大老爷们挎着另类的包在晃荡、回头率不低于前卫靓女,年长的人在为创业的年轻人打工,中年人的婚外情比年轻人的恋爱更如火如荼,沉迷夜生活的人群再也分不出年龄段。

所有人的心态向18-35岁靠拢,一方面是年轻人的早熟,一方面是成年人的年轻化时尚化趋势,共同促成青春期的边界脱离年龄的局限,酿成这个时代充满活力、崇尚自由与选择的青春状态。

又岂敢不青春

不敢不青春,缘于今天泛滥于世的“年龄歧视”。当下的中国杂志基本上把读者都定位在20-30岁之间,少数读者定位在30岁以上的进口铜版纸杂志,其预期读者已经属于中产阶层了。既不年轻又不中产怎么办?!当父亲安慰我“你还年轻”时,很多行业已经不招30岁以上的求职者了,并且还扬言35岁退休。因此,一位想离开原单位到发达城市闯荡一番的朋友才会不无自卑地说:“可是我已经34岁了!”

原来,那穿透了年龄界限的无所不在的青春,竟也有社会压力在后面逼着。你可以长大,但不可以老去;你可以老去,但不可以不功成名就;你可以不功成名就,但不可以放弃;摸摸胸口,青春还在,你在这个社会就还有机会,无论你的真实年龄有多大。

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错误地选择了职业;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58%的老人后悔锻炼身体不足;56%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够忠诚;47%的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41%的老人后悔选错了终生伴侣;36%的老人后悔自己未能周游世界;32%的老人后悔自己一生过于平淡,缺少刺激;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金钱——这是比利时《老人》杂志对60岁以上的老人做的“你最后悔什么”的调查。

摸摸胸口,如果青春还在,你就不必急着后悔。
原帖由 efish8 于 2003-10-11 19:11 发表
KTV里的中年人也在放声歌唱,不过不是卢巧音的《好心分手》和陈小春的《我犯贱》,而是《智取威虎山》和《草原情歌》,那是属于他们的青春舞曲。

今天的中国社会好像这样一台电视节目:1960年代以前生人做总制片和 ...
KTV里大多是商业歌曲,想找些摇滚乐来扯两嗓子还真难。。至少目前未发现KTV里有sonic youth(音速青年)一类“噪音摇滚”的。。

喜欢小春的神啊,救救我吧。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 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 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今天我们摸着胸口
却不知道当初发帖的人现在去了哪里?
就像是一张纸,两面都有图案:既不能分离,也不能对望!
有些人,转身之际已不在。。唯留(灌)水痕斑斑。。。

摸摸脖子,发现脑袋还在,幸运。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 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 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原帖由 出沒 于 2008-7-3 21:46 发表
摸摸脖子,发现脑袋还在,幸运。

思念如水
  你的模样慢慢发黄
  直至成为一种习惯...
摸摸小狗,尾巴还在。
她像是一條清澈蜿蜒的河 任性地流過我的一生  
輕輕的洗去我的深沉 靜靜地陪我度過多少黃昏
哈哈,上边几位很自得其乐嘛。。
原帖由 yxl886 于 2008-7-3 19:52 发表
今天我们摸着胸口
却不知道当初发帖的人现在去了哪里?
我也在想
返回列表